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近年来,全国各地利用当地优势自然资源和景观,大力发展“乡村旅游”,数以万计的贫困人口在绿水青山之中,找到了脱贫致富的“金饭碗”。据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监测点监测显示,2019年里,我国通过乡村旅游实现脱贫人数占脱贫总人数的33.3%。由此可见,通过“旅游+扶贫”,把“风景”变成产业、将“美丽”转化为生产力,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,过上了好日子。
政策搭台,“惠民”实起来。我国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在中西部的山区、少数民族地区、革命老区、边疆等区域,这些地方民族风情多样,历史文化厚重,自然景观奇特,旅游资源得天独厚。但囿于薄弱的交通、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条件,无法对游客、旅游企业形成吸引力,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秉持因地制宜、因地施策的原则,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,帮助打基础、搭台子。比如,九连山腹地的南湖村打通交通“大动脉”打造出“温泉小镇”,湖南雪峰山健全桥梁、游步道、景观坝等基础设施创造了精准扶贫“雪峰山模式”……夯实“旅游+扶贫”根基,方能为产业蓬勃发展保驾护航。
生态提升,“喜民”靓起来。山高路难行、雨天泥泞多、荒草随处生、杂物乱堆放……是众多贫困村过去的真实写照。但现在,一个又一个贫困村通过“旅游+扶贫”开展了脱胎换骨的“环境革命”,让别具特色的小楼、干净整洁的街道、随处可见的绿色、热情洋溢的笑脸成为常态。有了好的环境,再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,构建休闲避暑、玩冰赏雪、乡村摄影、农家采摘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产品,把农田变景点、民房变客房、乡土变时髦,吸引人们远离都市喧嚣去旅游休憩,走出了一条条“发展乡村旅游,实现脱贫致富”的新路子。
致富“暖民”,产业兴起来。“旅游+扶贫”,本质上是要通过做大做强村域整体经济,拉动周边经济上行,从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。如果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,完成脱贫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。因此,深化旅游扶贫,要“精准”到每一个贫困家庭,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对于愿意参与旅游开发的贫困户,大力扶助其接受餐饮、娱乐、表演、导游、手工艺制作等实用技能的培训,激发出“双创”活力,使他们成为成为“旅游+扶贫”的开发者、经营者和实践者,如此才能给产业蓬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,让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。
“旅游+扶贫”,是发展之需、生态之需、脱贫之需,使“穷山沟”变成度假胜地,把“破房子”变成高端民宿,让“农家饭”变成特色美食……旅游带来的一桩桩变化,推动着“两山”理念深入人心,成为贫困地区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“金饭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