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乡村文明到城市文明的历史变迁,“流动党员”演变成一个新群体,引发出“两不管党员”“真空党员”等现实问题,成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员管理不容回避的难点。为着力解开流动党员存在的去向难掌握、管理难到位、教育难跟进等“死结”,基层党组织应着重从“组织之家”的定位出发,消除流动党员的“隐身”盲区,进一步做活“家”的文章,给流动党员一个温暖的“家”。
流动不“流失”,铺平流动党员的“回家”之路。“见不到”“摸不着”已经成为流动党员身上的“隐形标签”,在管理上往往是存在真空或者流于形式。针对这一难题,基层党组织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党建规律,把流动党员管理嵌入日常工作的重要链条,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,党组织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,及时把流动党员组织起来、管理起来,最大限度地把党员紧紧地吸附在党组织周围,确保流动党员管理不断线、不漏档。明确专人对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动态掌握、及时调整,对流动党员的流动时间、从业地点、九游会登录j9入口的联系方式等情况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库,做到情况清、底子明、数据新。同时,坚持定期联系和谈心谈话制度,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动态,做到知现状、知想法、知去向,不让一名流动党员在他乡流失掉队,切实做到流动党员“离乡不离党”“上课不缺席”,让流动党员找到回“组织之家”的路。
流动不“流浪”,激发流动党员的“恋家”之心。异乡漂泊的党员缺乏归属感,离家外出的人时刻饱含着对故乡的渴望。基层党组织要主动转变管理理念,注重用新思维、新理念、新手段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质量,将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,寓“管理”于“服务”之中,通过全方位、心贴心的人性化服务,使流动党员感受到“家”的温暖,形成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责任感,激发流动党员的“恋家”之心。同时,更突破传统管理方式受时间、空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,主动适应“互联网 ”时代属性,用好新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手段,采用qq群、微信群等方式,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更加精准、有效、科学,确保流动党员既“飞”得高,更“飞”得稳,始终与党组织紧密相连不断线,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、向心力。
流动不“流责”,压实流动党员的“顾家”之担。胡马依北风,越鸟巢南枝。流动党员身在异乡却心系故土,他们往往是村中的“能人”,文化水平较高、思想观念较新、个人素质较强,应成为造福桑梓、振兴乡村的“生力军”。基层党组织要紧紧抓住流动党员的“风筝线”,把散落的党员串起来,根据流动党员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,搭建“燕归巢”平台,实施“能人定向服务”,积极鼓励在外流动党员做到流动不“流责”,当好政策宣传员、项目信息员、发展服务员,为家乡建设“牵线搭桥”。更要积极为有意愿、有想法返乡的流动党员打通回乡渠道,在招商引资、个人发展等方面对流动党员提供绿色通道、优惠政策,引导流动党员回乡就业、自主创业或充实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,让“流动”党徽始终熠熠发光。